上海最近几天天气诡异,不定时来会儿暴雨。
今天去了多抓鱼线下店。如果说茑屋书店像商场,那多抓鱼就像是市集。一个个书架像摊位一样,被打上标签,人多喧闹,很有一种室内市集的感觉,但缺点是很难有阅读体验。而且多抓鱼因为上架的都是回收的二手书,书本品类五花八门,质量也是良莠不齐。可以理解,对于大多数读者,忍心卖掉的书都是不那么喜欢的吧。逛了一圈,买了本《西方哲学史》(悌利著),因为最近在看耶鲁大学公开课-现代社会理论基础,对霍布斯,洛克和卢梭的社会理论观点有粗浅的了解,遂买来作知识补充。
关于上海的二手书店,除去网红的多抓鱼外,我去过的还有复旦旧书店和多伦路的名著书店。
复旦旧书店和名著书店作为传统的二手书店,店内有很多出版二三十年以上的旧书,书目繁多且杂,书籍分类和摆放也很随意,甚至很多书堆在地上,这自然过滤了不少网红打卡一族,但这两个店在豆瓣上名气还不错(本来二手书店能坚持的就不多)。
复旦旧书店上下两层,书多到仿佛要把人埋进去,过道很窄,勉强一人通过。书店内很安静,空调很足,除空间拥挤外,阅读体验尚可。这家书店我只去过一次,里面的书实在太多了,多到我已经失去了找书的兴趣,但为了表支持,我买了一本85年出版的《天龙八部》,主要是只要5块钱。
名著书店我去过很多次,因为离鲁迅纪念馆很近,每次都会顺道逛逛。书店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内,很小,我第一次去找了好久。书目不多,但可贵的是有很多经典的文学类书籍,例如《热爱生命》《牛虻》等,这些书可能现在大多数书店已经看不到了,也不知道还是不是中学生课外推荐书目。每次看到这些泛黄的国外经典,我就会想起《平凡的世界》中少平和小霞,也许他们那时候看过的书就是这个版本;想想便不禁感慨,这些朴素的封面和装帧却给了一个乡下少年对抗命运的勇气和动力。名著书店还有一大特色是有很多旧杂志期刊,我自己买了一套88年的《大众电影》。这些杂志类别中印象最深刻的是《人民文学》,1976年特殊时期,内容充斥了大量口号鼓动式的标题和文章,和改革开放后的伤痕文学形成鲜明对比,也成为了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。
书店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气质。除了哺育了几代人的新华书店,有很多独立书店,网红书店近些年兴起,它们装潢漂亮,引得无数人前来打卡。我不想去评价一个书店的好坏,更不能去要求每个人都去阅读,况且我也是买书多于看书的人,这些书店无论出于什么形式,能够给身处短视频时代的我们一个接触纸质书的机会,就已经是功德无量了。